看到海报和预告片,人们第一回响反映就是:哪吒太丑了。觉得丑就对了,因为本片讲的就是打破偏见。正如很多人一看这是国漫,就不看了;或者去看了,看了觉得还不错也要自动先扣20分。电影之中,骂哪吒是政治正确,只要你说哪吒是妖怪,就会有人跟着说;电影之外,骂国产片、国漫同样成了政治正确,只要你骂它,就会有人给你点赞。其实哪吒不是妖怪,他也想降妖除魔洗清骂名;国漫也不都是烂片,也有人想拍一部佳作证明自己。比如这部《哪吒》。山河社稷图一幕真是天马行空,震撼无比,将曾经只存在于想象中的物品具象化,也将中国神话的无穷想象力展现得极尽描摹。那些耳熟能详的故事,再也不只是故事,而是能看到,能听到,能享受一场视觉盛宴。今年有《哪吒》,明年有《姜子牙》,封神电影宇宙即将开启。是时候以电影的形式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了。
邓超救不起这暑期档,哪吒可以。
卧槽居然看哭了,这才是名副其实的国漫新希望,终于再也不是假大空的中国风堆砌,而入手下手借神话寓言塑造真实的“大人物”。背负原罪的出身,命中注定的死期,对存在的笃定和身份的动摇,竟指向《刺客聂隐娘》的内核:一小我私家,没有同类。完整的世界观构建,父子母子师徒兄弟友敌,每一段关系都处置惩罚的有血有肉全无敷衍。美术剪辑配乐动作设计,处处都是亮点,就连喜剧部分也绝非装聋作哑而存在无数细节作为支撑。海边夕阳踢毽和社稷图虚幻仙境两部分堪称绝美段落,飞驰想象力和一流制作实力的结合,值得一刷再刷。严格说是四星电影,但愿意加满五星狂推鼓动勉励!
年度最佳动画,不,年度最佳影片,剧作上的成熟应该让同档期的《狮子王》跪下来叫爸爸,起承转合瓜熟蒂落且饱含情感力量,这种成熟度不论是在动画这种形式里还是脱离动画都值得所有国产商业电影学习。整部影片看下来,在形式上特别很是现代化,包括笑点台词都贴近现代网络化的生活,是谓形散,但是影片把握住了哪吒这个神话人物的内在精神:我命由我不由天,并且从头至尾都贯彻下去,是谓神不散,包括反派敖丙及申公豹都人物弧光饱满,在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人类世界里,《哪吒之魔童降世》是为所有异类书写的颂歌,这部片子就如同蔡依林在金曲奖上说的:献给那些曾经认为自己没有任何机会与选择的你,请你一定要记得选择你自己,支持你自己。
技术上还是当下国产动画电影的水准,但在剧作的完成度上,却是第一次这么成熟,这么优秀!以前大圣大鱼或者白蛇这些剧本有先天缺陷的庸常之辈,都被称作是国产动画电影的良心之作,直到这部哪吒,才算是做到了剧本层面上的优秀,兼顾了喜剧元素和主题深度,还为之后的封神宇宙开了一个好头,大家以后可以忘掉大圣了。导演把哪吒的故事做了颠覆性的改编,逆天改命的主题在哪吒身上爆发了耀眼的人物弧光,最后哪吒直接对着电影院里的观众说,今天是我生日宴,你们谁都不准哭,这一刻的泪点实在是太可怕了。第一次给国产动画做自来水,在这个萧条的暑期档,这部肯定会是爆款。
这个夏天还有比“藕饼”cp更火的吗?
牛逼!牛逼!牛逼!4年前翻着白眼看完了《大圣归来》,4年后百感交集地看完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没想到2019不单单是中国科幻大片元年,本片更是和《白蛇:缘起》一起创造了国产动漫作品史无前例的高潮。扎实的故事,生动的角色,饱满的情绪,炸裂的场面,这一切都构成了110分钟云霄飞车式的、痛快酣畅淋漓的观影体验,表面上是哪吒的传奇,骨子里面是《绝代双骄》+《悟空传》,毁天灭地的逆天气势更是燃破天际,好一曲震撼人心的“冰与火之歌”!都给老子去看!
“所有龙把鳞片扣下来的时候,我真的感觉敖丙压力太大了。”“我们全村可就指望你一小我私家去考大学了啊,一定要上清华啊。”“就算把其他报清华的人都杀掉你也一定要考上啊!”
牛逼了!没想到国产动画能把故事内核写得这么成熟,远超《大圣归来》。好几场戏被震撼到,必须五星鼓动勉励了。将“水淹陈塘关”的故事元素打碎了重构,人设和剧情完全依照阴阳哲学来做。太极生两仪,混元珠分为魔丸(火)和灵珠(水)。太乙真人与申公豹,哪吒与敖丙,皆是一体双生。命运的偏离带来了秩序的倒错,于是,善与恶的边界变得越加复杂起来,回味无穷。每一个主要角色都带着宿命感,向死而生,阴阳相合打破命运。哪吒形象很颠覆,华语电影里也是难得一见,最重要的反叛精神立住了。导演想击打全龄观众,而那些嬉笑段落在关键时刻也催生出了悲情,让人泪目。高潮部分的场面戏够燃够磅礴,而且情绪饱满。以后再出国产动画,都将和它比较。
老版可是提倡自由意志的。
7分,制作确实特别很是突出,尤其是夕阳下踢毽子和变身两场戏,印象深刻。这也说明,华语动画只要真是脚踏实地下来做苦功夫,还是能出佳作的。剧情相比老版做了很多革新,包括新增的父子情,这个见仁见智吧。主题则是神魔我做主,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中二少年感,放到目下当今倒是挺燃的。哪吒变身之后也是大加分,跟敖丙的兄弟情也是相当新时代意见意义了。希望每一部用心制作的华语动画,都能有好的成绩吧。不过,小我私家还是觉得大圣更好些,所以,刚刚还专门给大圣改了分,这样才公平些。都好都好,都加油,都加油!
讽刺的是,尽管角色口口声声说着“做自己”、“我命由己不由天”、“最害人的是成见”,电影却依然一直在用对肥胖、结巴、娘娘腔等特征孕育发生的成见制造无价值,且一点都不好笑的笑料。
【B】这才叫真实的国漫崛起!美术,制作,人物塑造,立意都比大圣归来更好。最重要的是你真的能感觉到创作者不抱残守缺的力求突破,也终于在国漫里看到了一直缺少的“想象力”存在(虽然只是在场景,物件设定上这些较为根蒂根基的部分,但未必不是个好的入手下手),错误谬误是整体气势派头略显杂糅,笑点像港式无厘头,战斗场面像日漫,有之处又有仙侠和好莱坞动画的影子,但最后个效果居然不错,而且对于仍处于摸索阶段的国产动画来说这完全能理解。另外,一个动画片的父子情都比隔壁《银河补习班》更真实动人,邓超和俞白眉请出来挨打。
谢谢把我拍的这么好!
“不成,功变成仁”、《神仙的自我修养》、“申公公”、内服外敷效果都一样的解药…前面快笑死;指点江山笔、英气的敖丙、猪鼻子倒带器…中间各种神来之笔;“人心的偏见是座大山,你是谁只有你自己才说了算”、父母面前的生离死别…结尾又被感动得一把老泪。老妈的性格更立体,老爸李靖对哪吒说你的真实身份实际上是…时,生怕他说出个“蛋”,这是这部毫不伦不类却又硬气热血至死的片子能干出来的事。集丧逼和燃于一身,在哪吒面前,没人帅的起来!锁定今年最佳国产动画。
休说苍天不由人,我命由我不由天。新的故事,改编的很不错啊,就是有点短。友情提醒:观影记得带纸巾
一切都很好,但是哪吒,我想我看过更好的。
点映看完了,不剧透地说,除了哪吒和他娘的人物关系外,这部电影把传统的哪吒故事里人物关系都改变了,哪吒和李靖、哪吒和太乙、哪吒和敖丙等等,因为有这些关系要重新做,所以这些人物的设定才和传统的不一样。整部电影本身严格按照商业片的形式,几个情感迁移转变的节点都掐准了时间,不夸张地说,如果这个系列电影要做下去的话(还有之前的大圣、之后的姜子牙等),《大圣归来》和《魔童降世》在这个系列的职位地方相当于这个系列的《钢铁侠01》和《美国队长01》,但前提是一定要做下去。
2019年,哪吒都成家庭教育成功典范了,就算你是魔童转世奔着毁天灭地来的,只要家里有钱有权有天命,妈妈爱你爸爸把命都给你,再顶级名师1V1封闭式教育,不愁养不出一个精英来。金吒木吒抱头痛哭:“这个家里没有我们的位置……”敖丙是真可怜啊,背负了整个家族的不甘愿宁可,一人给片鳞好比读大学前村里每家每户给抓把小米,可走到城里,人家一看你头上的角就知道底细了。纵使哪天真能修炼成仙,身后还各色各样一大串亲戚呢,可敖丙能成仙吗?不被社会生搬硬套扒皮抽筋就不错了吧
暑期档到目前为止最好看的一部。真正打动我的不是哪吒的人设,而是找回了久违的看港片喜剧的快感!
神话故事新编,以一种不令人悲伤的体式格局来讲述悲伤的哪吒童年。丰富多元充满想象力画面;包含幽默、热血、感人和人生观点的剧情;还有安排得当的叙事节奏,结尾处高潮更是一波接一波,让观众又是激动万分,又是感动落泪,实在令人佩服,这就是一部优秀的动画电影。
这种段子堆成的对白恕不是我的审美。
比白蛇缘起更成熟,国漫又进步了!!!又燃又有内核,打戏,画面,人物表情,人物性格的塑造和心理设置装备摆设,都堪称完美。“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才算。”“我命由我不由天”“若命运不公,就和它斗到底!”天生倔强,打破成见,这,就是哪吒!
各种方言、结巴、放屁、烧裤裆的梗,还有什么指纹解锁、游乐场之类的舔当代科技,所有笑点都能在半分钟之前预知,弱智当好笑。最不克不及接受的是把主题又变成什么“不信命”之类的俗套,那句泛中国地区最中二病没有之一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出来的时候,我饭都要呕出来,本来我们已经很没有反抗父权的人物了,硕果仅存的哪吒也要变成这样,“削骨还父、割肉还母”完全没有,爹妈爱我,父慈子孝,让人不由得竖中指,行吧,【父母皆祸害】小组关了,李靖也洗白白了,我服了还不行吗?我信命了好吧
目前国产三维动画中的最佳。和岁首年月的《白蛇》一道,富足想象力之下的经典魔改,在人物、情节和视听呈现上都冲着一股劲。但还是有些遗憾,双生的概念没有做得更加复杂深刻、部分低俗笑料虽有趣但跳线。多是我期待太高了。
承认期待不高,看得有些意外。我不是哪吒迷,而更接近封神迷——实为情怀的那种玩意,所以看到片方想要铺封神宇宙,无论成败,总归是有人在做这么一步,并且,这一步,作为出发点是恰到好处的。不存在“哪吒就应该是代表/刻画什么精神”之类的说法,动画片也不是低幼倾向的文化产品。性格转变过快,密集迎合观众笑点之类的缺陷有不少,但明天将来可期,可以再打磨。
国产动画发展了这么多年,似乎是愈来愈不理解技术它就不是这个行当里最根本的东西,不理解作品里塞再多大而空的感情也无法真正打动人。从古到今反父权反愚孝的动画人物有几个?这么一个不足为奇的形象还给毁了,改得改头换面为何还要继续叫哪吒?就是叫王小明也完全没问题。至于笑点,永远低俗而不自知,片里翻来覆去地嘲笑结巴、胖子和娘娘腔,有意思吗?做动画的各位是大人了都这样子,还指望我们的动画教出什么样的小孩?
人不过就是半神半魔的造物,这故事按照这个路子衍生。整体特别很是工整,技术让人赞叹,自《大圣归来》到《哪吒》,这条从中国神话拿改素材的动画之路被证明是最经济实惠的。这里面其实有着另外可以深化的内容,就是几个角色的象征,哪吒像个为民请命的知识分子,但被庸众看作妖怪,他的叛逆不被理解和尊重,龙王是个归顺的反叛者,但被招安其实不代表被信任,他的下场故事里讲得很清楚,而敖丙是甩脱出身帽子的唯一机会,而最终,这个年轻人和哪吒那个反叛者合二为一成为一个被大众颔首的理中客。这究竟是成熟还是悲哀呢?只不过这个标的目的肯定不会被明确提点。想一想有点悲哀,动画片的形式让这类作品成了我们电影中最可能表达一些别样内容的容器,但也因为形式,那些表达最终被掩埋在搞笑和特效之中。
李靖究竟是为了什么做 揭穿敖丙身份 这样损人不利己的事?
就…大家对国产不免难免也太宽容…
童年时期,最难忘的一个画面就是哪吒自刎!这么多年过去了,又看到了一个看起来丑爆丑爆的哪吒。故事在原作根蒂根基上做了颠覆性改编,面子上没必要多说,里子中关于父爱的感动,自我认知的成长,世俗偏见的以及反叛意识,都值得称道。还有很多现代化元素的融合也别有意见意义!自来水安利,去看就对了…
远远不如小时候看的《哪吒闹海》来得撼人心魄。传统中国各类文本,动人的都是关于人伦的张力,哪吒是骨肉还给父母,修得至纯至净莲花身,本作改得不三不四,不中不西,对抗小我私家命运很是大而无当。人物造型、笑料、桥段,迪士尼、香港无厘头、电脑游戏借用不少,意思却不大。迎合的心态永远弄不成一流的商业片。2.5
哪吒就是那种看完了刷评论压根不会点开差评去读的片子,一定要看IMAX。
这才是暑期电影应该有的样子,不闹海的哪吒,是文本与技术双成熟的华语动画。故事流畅、角色生动,虽然魔改,但整体路线还是以喜闻乐见的大闹陈塘关故事为根蒂根基,且更符合当下文化价值。观感体验与大圣归来很像,笑料与热血并举。设定方面除了哪吒三件套外,山河社稷图、混元珠等设定都是源自封神的噱头,也有小云云、结界兄弟等可爱的原创角色。只可惜结尾大战意犹未尽,不算过瘾。至于画面嘛,制作水平早就不是华语动画的掣肘了,这部更是有着美观造型和时髦特效的视觉大餐
全程冷漠脸,我太讨厌熊孩子了,尤其是这么丑破坏力还这么强的。还有给小孩配不屑御姐音让我感到不适。
脱离原著看,可以给四星,国漫的进步不言而喻。但若对比原著看,一星都不想给,《封神演义》在古典名著中其实不突出,但反抗父权的哪吒却是中国古典文学里最出色的人物形象之一,与反抗君权的孙悟空、反抗科举的杜少卿、贾宝玉一道成为最有反抗精神,最精神奕奕的人物,结果却被刻画成符合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的父慈子孝,让人呕吐。看完这个熊孩子长成孝子版的丑哪吒,还是让我们来回顾一下真实的哪吒吧:一小我私家在海边嬉戏,打死强词夺理的夜叉和太子,闯下祸来。怕受连累的父亲,要杀他以绝后患。他割肉还母,剔骨还父,自刎而死。后来又妙手回春,取荷藕做骨,荷叶做肉,与父亲刀剑相向,大打出手。——记住,这个牛逼到金光闪闪的人物才叫哪吒。
几个小错误谬误:娘炮那个梗用得有点太多了后面就烦了,结尾大战有些拖沓,段子堆得有些太密集了导致最后情绪有点破碎。其他都很好,比[大圣]好,多是这几年最好的国产动画,李靖太可以了吧。
一出生就有黑眼圈的孩子肯定不简单
专属中国的另类超级英雄吧,故事改编太大,我一样平常无法接受,我的原则是,这么喜欢改编,为何不自己原创一个剧本,说到底还是剧本不够硬,想蹭别人的ip
C+/ ①相比被盛赞的剧本,反倒是视觉形象的建构比较出乎我意料:莲-火-毽子(鳞片)-红莲的意象联结贯穿了全片,自细微琐屑至宏大奇观完成了完整回环而又颇具想象力的体系。②剧本其实有点过于依赖“孩童”人设,一方面助益了影片暗黑而又诙谐的混搭基调,另一方面也遮蔽了部分剧作上的仓促甚至让人物的成长显得不够充分(比如,“控制”的习得只是如此简单的事情吗?)。③导演对叙事时间的理解可能有些粗糙,连高潮戏一条线到一半时间停顿切到另一条线这样破坏节奏的小瑕疵都好几处。④至于大量不达时宜的笑料,让它们融入叙事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添加让这些“异类”同样受到压抑的细节,而不是大大落落地丢包袱。
Copyright © 2025 琵琶影视【www.xywanzh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