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此生有爱,可抵世间大雨。
喜欢大谷子和馒头这两个名字,底层百姓的身份,没有自己的姓氏和名字,一辈子所求不过吃饱饭。而电影里他们一直寻找吃的,衣不蔽体,又何尝不是一种反讽。而与之对应的是柳家,有名有姓,代表着有头有脸。处处是对照,处处是阶层。
听这小孩的口音是东北的吧,必须给配音点赞了,用声音表演出了小孩的坚韧感。全片配音都很到位,老船长和夜翎人声音的空灵感,估计只有在影院看才有感觉。配音配乐跟手绘的画面是完美结合的,剧情真的很轻松,小孩真的吐槽了全片。画面和剧情都自成一家,每一帧画面都绝美,江南山水还原得刚刚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奇幻类动画气势派头了,希望坚持。没有目迷五色的画面切换,运镜真的喜欢,值得在影院看,人不知;鬼不觉就结束了。很多多少地方都做得很优秀,真的推荐
我干啊 我就说怎么不思凡的动画怎么零宣发。已经八百年没有在电影院看到这么烂的东西了。动画电影真的不想打低分 真的知道动画师有多辛苦了。但这剧本真的不值得任何人的付出啊。完全不知道想干嘛 没有一小我私家物是塑造起来的 每一个人物都塑造得那么讨厌也蛮厉害的。导演想干嘛完全靠那个大螃蟹几句话 和两首歌的歌词 老天爷!!! 什么玩意 真晦气
很有小我私家气势派头的一部作品,开头我还在想这么天真纯良,是否是不思凡也难以不落窠臼,随着剧情的展开世界观的呈现,片中人物的对照、镜像关系、台词隐喻让我确信这还是那个拍出过大护法的导演,大雨是一部值得细品和深挖的片子。二刷预定。
又名《我们仍未知道馒头头上的白毛团子到底有啥用》,犯了跟《妙师长教师》一样“眼高手低+形式重于内容”的毛病。开场仅十分钟就有五方势力登场且互有恩怨情仇,观众要一边记设定一边看剧情一边琢磨各种意象隐喻和台词里的言外之意……影院变考场,银幕上全是阅读明白题。船外在演“持枪掠夺财宝的殖民者vs持矛保卫自然的原住民”,船里在演“一群底层文艺工作者选择是否给权贵唱赞歌/创作宏大叙事来自我麻醉(跟怪物一块儿做强国盛世梦or宁可清醒地赴死)”,再加上一点点对于疫病的隐晦指射(眼耳口都被伞蒙住,头部中毒变无脑伥鬼),最后还要套上一层“父子彼此救赎”的煽情外壳作为障眼法,整个儿一锅东北大乱炖。虽然不及预期,但坚持2D美术、不放弃作者表达、再也不没完没了地塑造“爱女儿的老男人”,是我仍希望它票房别扑得太惨的理由。
相比《大护法》更侧重世界观体系的塑造,但不思凡没丢掉那些严肃的思辨。四方阵营寓意现实社会四种不同的处世态度:有人在掠夺,有人只想活着,有人彻底陷入迷茫,有人还在倾力挽救…种其因者,必得其果。大雨不公,因为它下落在这样一个没有公道可言的世界。不同阶层的人,抵御风险的能力是不一样的。
中国动画多从神话取材,像不思凡这样坚持原创故事,其实不容易。七年前的《大护法》拍出了阳光普照下的寒冷彻骨,这部《大雨》依然延续前作童趣加暗黑的画风,只是更多了一层人情的暖色。这个动画可以浅看,也能够深看。浅看,无非是个“唯有爱能救赎你我”的温暖故事。深看,则是另外一番景象。它实际是个很当代的故事,片中所有人物、器具、泛滥的疾病、不断沉没又再现的古船、贪婪的船长以及愚昧的众生,细想一想,全能找到现实对位。不思凡显然有挺多话要说,但又没法直言,于是只能暗暗表述。直到影片最后,一场大雨冲刷了所有罪恶,世界仿佛重生,但又注定和从前截然不同。那一刻会理解,什么被深刻改变了,以及还有哪些不变的价值,能帮我们撑过末日。船还可能会沉,雨还可能会落,非人力所能阻止,但我们还是有可做之事。
隐蛟,夜翎人,戏鼓船,很多设定都颇为意见意义且美术气势派头独特,资金再也不顾此失彼后,不思凡终于可以或许自由挥洒它脑中那个瑰丽诡谲的中式奇幻世界了。故事上则野心很大,以一艘戏鼓船为核心,串联了各怀目的的众多角色,用阴谋和角逐编织出一张巨大的关系网,又在大雨落下的一刻揭露了“层层罪恶”的真相,一部属于成年人的动画。
心狠一点的话就打两星了,但又狠不下那个心。说难听点就是,故事稀碎,就是煽情与说教,但画面还是好看的!剪辑很成问题,我很久没有在一个电影里看到这么多闪黑转场。然后也没有在幽默和严肃之间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笑点挺尬的。需要有更专业的人来打磨剧本,导演出故事就行了。《大护法》当年就有人批评隐喻太直白生硬,《大雨》的问题就更严重了,就只剩下直白生硬了,看得人尴尬。世界观设定只剩下背景了,片头两分钟口述就没了。所有人物都成为了npc,对这个故事没有参与感。电影的情节设计基本上都是用来铺垫这个父子情的,是比较感人了,但这个故事真的不太好看。
Copyright © 2025 琵琶影视【www.xywanzh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