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基德算是一个优秀的二流导演,模仿能力很强,原创能力偏弱。他最好的作品都有出处,《春夏秋冬又一春》模仿裴镛均的《达摩为什么东渡》;《收件人不详》模仿今村昌平的《猪与军舰》;《空房间》模仿若松孝二的《无水之池》。
看遍金基德几乎可以百毒不侵了就
1.金基德深揭民族历史疮疤之作。2.隐喻符号用得出神入化,直指韩美关系,宿命与轮回。3.老金拿手的动物象征:以狗喻人,兀想及[黄海]。4."失去"右眼的三人行场景极具黑色幽默。5.又见忧伤而荒诞的重口味奇观:以狗自慰,被狗吊死的狗贩,割乳,弓箭射裆,吞拉铁丝复仇,V字倒栽葱自尽。(8.5/10)
越想就会觉得越牛逼的一部。无论从人物、种族、男女、性爱、语言、空间等任何一个角度,全片都充满了二元关系。但不是彼此对立,而是相互混杂一起。所以本片也是如何提纯关系=韩国人如何获得自我身份认同的寓意电影。三位核心分子最终都选择了自我毁灭,以达到身份的回归与自我救赎。
金基德早期的最大问题是过分的象征主义。在狼子野心的[收件人不详]里,他绕进了眼睛、信、狗、枪等一大堆意象,却在剧情线上磕磕绊绊阴晴不定,这些符号于是失去支持成了海市蜃楼。他一味做出苦吟姿态,却盖不住英文戏指导的孱弱。这种廉价煽情来自于对内容的不自信,事实上这个现实题材本是很有力的。
把别的亚洲电影都抛一边吧
能有的极重繁重与荒诞都有了
婴儿占有乳房,乳房刻有名字,虐子割掉乳房。
最后,美国大兵在荒野残阳中读出那封信时,头皮一阵阵发麻。金基德,你太狠了!
愈来愈敬佩韩国的电影,特别是金基德的。没有那么精彩,也许更加荒凉,人物木讷,自闭,但刻画的都是真真切切的有温度的感情。和台湾的吴念真有点相似的感觉。。。相比起来最近几年的大陆港台片差距就形影自浊了·······
像狗一样的活着
朝鲜半岛战争结束后的荒芜期,人人自保、迷惑、无所依靠。缄默沉静失语的年代无需任何回信,没有人知道什么是来日诰日。电影整体把握上还不够成熟,主角较多不分轻重,悲剧分散而显得杂乱。但已集合所有的金基德元素:含蓄的情色、歇斯底里的暴力、突破常理的畸恋、粘滞的悲情以及由始至终的道德控诉等等。
太压抑了。张武妈和独眼少女简直就是一个轮回,不能不委身美国大兵,但是也只是大兵的玩物。还有一些对身份的探讨,张武因为身份被歧视,画家的爸爸极力要证明自己老兵的身份,独眼少女的爸爸本来是当作烈士结果被剥夺了荣誉,当地人对说英语的本地人五体投地,但又有两个小流氓以说英文为荣,好像也像韩国民众对美国的心态,一方面厌恶,一方面有崇洋。本地人内部又要互相歧视欺凌。美国大兵的台词挺有意思,说是为了世界和平,并不过是美国认为的和平。这群人一次一次的模拟训练,更像是再跟幽灵打架,在别人的国家不知道为甚么而战斗
韩国这十几年来拍的朝鲜战争片大多具有强烈的反思色彩,不过窃以为,金基德的这些作品反而比那些战争大片更适合作为韩国视角来参考。和诸多韩国导演相较,金基德一直显得很另类,他拍的片子没有韩片常见的浪漫,而是严肃而极重繁重,带有悲观色彩,其写实仿若杨德昌。本片讲述的是六位主角扭曲的精神状态。
【A-】除了美国大兵刻画的有点滑稽,其它都太棒。同样是时代挽歌,看完山河故人的朋友可以看看这部对比一下。
战争是残酷的,虽然没有硝烟,但金基德刻画的战争比真实的战争更残酷,这是一部不相上下的反映战争的电影!有些变态的场面只有金基德才能想出来,儿子割母亲乳房,女子与狗的亲密接触,男子用狗将人吊死,让女主角眼睛再次出问题。毫无疑问是金基德最好的作品之一,让人彻底绝望的电影,特别是结局。
远去的年代,偏远的乡村,宁静中孕育着不安,压抑里燃烧着仇恨。残酷,凶狠。你看到了发生的一切,却很难追究为何会发生这一切。那是莫明其妙的仇恨,和那个民族隐秘不宣的伤痕有关。
这个温带村庄有张压抑的脸孔,薄层土裸露,漫长干燥的冬春伴有沙尘,山地囚羁了男女老幼,上帝护佑的美国人也插翅难飞。一柄刀,一张弓箭,一把手枪,都能自戕,一条钢丝、一张渔网、一根狗绳,一截电线,都能做成一个上吊的套索,孩子们纷纷向暴力投诚,谁也不留求生的余地。「地理决定论的悲观视点」
恐怕是我看过的最压抑最绝望的片子了。第一次看时,震惊。第二次看,镇静。从金基德的视角可以感触感染另一个维度的解读,或许因为激进和情绪化有失偏颇,但是这一充满情感体验和切身痛苦的维度,却可让我们的观察和思考添上一分客观和冷静。经由过程画面将撕心裂肺的痛传递给了我,让我的心久久不克不及平息。
相当精彩,全是杯具
收件人不明,自我身份不明。8.2
莫明其妙,我昨晚做梦梦见了这片儿的画面,是豆B在催我添加关注么。韩国人的民愤情绪,看此片儿后就不难理解了。
是谁把他们的生活搞得改头换面?Satie的音乐又出现了。金基德一方面在控诉战争,一方面是恨铁不成钢。不是尖刀就是箭,不是枪就是语言,再不济还有绳子和铁丝。承诺是满纸空言,亲情是发泄,友情是幸灾乐祸,而爱情是奇怪力量的对抗。各种悲痛和惊心动魄,还有车上的Free和Dream。
8/10。无法保护的母亲与爱人,韩国的悲剧。唯一糊口生涯空间的红巴士,关进笼子的混血儿,挖出的朝鲜军白骨和手枪,民政局撤销叛逃父亲的荣誉,美国小姐画报剪下的眼睛,用杀死狗的做法吊死狗眼,排泄铁丝勒死痞子,活埋进土里的胜利v型腿,结尾军训时捡起的回信并不是希望,大名鼎鼎的怒火牵引着观众心灵。 @2016-10-16 04:05:26
绝佳的隐喻,民族伤痛凝结为少女残损的右眼,合浦还珠,得而复失。目之所及,到处都是无人拆阅的信,无法排解的苦闷,和无处倾诉的迷茫。
儿子倒插田里给闷死了,母亲吃完儿子尸体自发热死了,杀狗的像狗一样的被吊死了,小青年把铁丝塞屁眼里被枪给崩死了..金基德片子里的人都被性欲和无力的命运憋屈着,最后纷纷选择灭了他人或者灭了自己
痛苦。我能感触感染到金基德电影中人物的痛苦,我想在电影拍摄中整个剧组应该都沉浸在一片压抑中。与自我的决裂,与环境的决裂,无处发泄的痛以极端的体式格局被释放出来。也许,极端的体式格局,才配得上极端的痛。《红高粱》里的男子,在剥下人皮后失去理智;而金基德的人物却都全然清醒着。这就是中韩电影之别。
像极了今村的《猪与军舰》,那里将日本比成猪,这里将韩国比作狗。源自历史,因而电影成了遗留问题的呈现。伤害与欺凌不断发生,希望与前景一片灰暗。多处伤疤都留有美国的印记,治愈后也不能不面对再创的结果。无法报仇便伤害自己。用一群人的挣扎与死亡换一个恶性循环的缺口。
压抑的年代连吼叫都难以出声,在绝望的战争之后,我们只能用最残忍的办法虐待自己和别人
金基德也和朴贊郁一樣 開始發狠了.最後的那封信昰誰寄來的 實則已經不重要了.因為有太多個micky和 太多個那樣的母親了。
前面倒还好,后面则彻底沦为狗血大全。
今村昌平爱人,而金基德不爱。
你可以选择离开或者死亡 可以选择逃避或者隐藏 你惟独无法好好生活下去。这个世界是凹凸不平的 它的缺陷一直都在纵容无能的挑衅者 而薄弱虚弱的妥协也便只能毁灭自己罢了
4.5星。历史的耻辱疤痕
金基德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在看了《呼吸》《悲梦》晚近这一批垃圾作品之后,重返01这部作品,金基德真的是退步太多了。当他的气势派头形成之后,气势派头本身便成了某种枷锁束缚和限制。比如,很多时候他为了情色而情色,为了暴力而暴力。《收件人不明》的反思深刻,但其中的情色和暴力仍显刻意,让人备感恶心。
十级致郁。战争的阴影下,每一个人都被畸.形.附.体,被病.态.缠.身,被危在旦夕的潦倒穷困的生活折磨得失魂落魄、形容枯槁。每一个人的眼中都是奔突的贪.婪,都是四窜的仇.恨,都是迸裂的恶。当一切都走到了日暮途穷,那封盼望多年的信业已失去了意义——它已无法扭转人的死、夜的长、世的寒。
战争带来的民族入侵,描绘了三位青年,很有意思的是三位都有一段“缺失”了右眼(这几段看得很疼),每一个角色都有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残缺,或者暗示战争对韩国的影响,或者暗示战争对人的影响,每一个人物都如此疯狂,割母乳、刺目耀眼镜、关狗笼、同室操戈,变态病态是战争给这个封锁的民族带来的。ps:看完怎么觉得哈内克还是更变态一点呢。
傀儡地的创伤,乳房伤害与承诺虚无成为受害者认识的标识表记标帜。虐子负担杂种的耻辱,既爱着也恨着母亲,倒栽葱的碑石总结孽缘的故事;弱子疏离残忍的父亲,由细腻敏感到坚强尖锐,弓箭带着卑微的愤怒。一切人都与狗同生同死,狗交是生殖的启蒙,狗绳杀人是人格的起立。像狗一样活着,母狗公狗都是民族性格。
1.时代挽歌;2.看不见出口的绝望区;3.每一个人的身上被背负着解不开的悲伤命运。看完片子,真的令人好难熬难过。
我们的生活太安顺,以至我们忘记了用精神和肉体同未知搏斗的质感。金基德依然用他细腻而行而上的镜头施展阐发他对生活的感触感染,故事的剧情像宿命论里的轮回,人人都受到了应得的苦果,最后在苍凉、阴郁而未知的草地,不知名的士兵打开被风吹走的信,那封命中了宿命私处的信,像是一种嘲笑,又像是一种无奈。
Copyright © 2025 琵琶影视【www.xywanzh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