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表面的刀光血影,人心的情感和欲望才是李安要施展阐发的江湖。再大的力量也无法化解的内心挣扎,李安却表达得风姿潇洒、意境圆融。最好的武侠片之一。台词:江湖里卧虎藏龙,人心里何尝不是?刀剑里藏凶,人情里何尝不是?
多少人梦想着做肆意的玉娇龙,结果一不小心做了忍了一生的俞秀莲。到死的时候像李慕白一样叹一句“这一生都浪费了”。当然还有一部分人像罗小虎,即使拿掉,也不影响别人的故事。
真正有文化的动作电影,希望其他各位中国的大师级导演们可以或许放下架子好好学习
才发现跟我小时候看过的不是一回事了。李安长得风神秀朗一身仙气的,电影里各种情欲,倒是王家卫一张每周大保健的脸,总是出人意料地纯爱
最近几年最棒的武侠片,当之无愧。|| 十年之后再重看,在意的竟然不是那些头昏眼花的对打,而是片中略带生硬的对白。人至中年的苍凉心境,已经能慢慢体悟。雨夜,走心,留念。(2015.5.6)
姜大卫说得好::“武侠世界不一样的,除了李安那个《卧虎藏龙》还有武侠片的感觉,拍得蛮武侠片的,后边张导演也好,陈导演也好,冯导演也好,他们那个我不觉得是武侠片,只能是古装片。但是他们绝对有他们的才华。”奥斯卡最佳,当之无愧!
李安就是有本事把任何类型片——不管多大的制作,不论是武侠还是美式漫画英雄——都拍成文艺片,而且都闷骚得一逼。十年前我还小的时候看这个只觉得闷得要睡,目下当今回头看真觉得出些不一样的意味。张震章子怡的线实在奇怪得紧,四星是给竹海、武场对打、马友友跟袁和平、和李安的闷骚情欲叙事的综合分。
李慕白带她去武当规诫心性,俞秀莲带她回北京冰释前嫌,碧眼狐狸带她去宫外潇洒放纵,罗小虎带她回新疆天涯浪荡。玉娇龙没跟任何人走,她心里装着一块玉簪、一把宝剑、一抹情仇的血和一缕自由的风。恩怨尽,情事了。浪费这真气又何妨,为这恩义他已浪费一生;跳下这山谷又怎样,为这自由她早遁入江湖。
心理变态的师娘教出一个心理变态的傻姑娘,俩人一通作死,弄得人家黄昏恋没搞成
[卧虎藏龙]的唯一问题是剧本中的台词,这是一种还没有进化完全的、有缺憾的现代汉语,导致人物塑造有些不足。但诘问诘责它中国符号向西方兜售则毫无根由,这是一个纯粹中国的类型和故事,但"理智与情感"式的主题确是东西贯通的。真实的亮点显然在武打场面上,这是些诗意的、富有想象力的、充满个性的舞蹈。
为何中国人反而会不喜欢? 整部电影的节奏控制特别很是出色 配乐和摄影也绝对称得上经典 从很多角度来说都是一部车载斗量的佳作 遗憾是周润发和杨紫琼的国语很吃力 在台词上容易让人孕育发生不适应甚至反感 但觉得从很多方面来说都是一部很棒很棒的影片
这次才算仔细地看了。这句印象最深:压抑只会使感情更加强烈。青春与成熟就这么不可调和?没有成熟,这个世界不会稳定,没有青春这个世界失去活力
第一次看觉得跟90年代的港产武打片简直没得比,钢索痕迹又重。十几年下来那些港产片都湮没了,唯有卧虎藏龙就像一帖隽永的书法、一缻醇厚的佳酿,举手投足都让人感触感染到中国文化的幽然情怀。这是李安以文人身份拍出的武侠片。
站在俞秀莲的角度我确实挺讨厌玉娇龙的随意率性妄为但是站在李慕白 罗小虎的角度我又很欣赏玉娇龙李慕白就是伪君子对玉娇龙暗藏别的情愫他师父不放在眼里女人 而他高估自己再看罗小虎身为一方霸主 却爱得炽热单纯srds同情归同情在他身上也证清楚明了男人都以为自己才是女人最好的归宿却不知十丈软红女人可以拥有更广阔的天地女人的承诺可以道貌岸然也可能只是一时兴起说回玉娇龙她就是心魔本魔吧 欲望是个无底洞八岁就心计心情颇深的自己偷着练正确的武功 让碧眼狐狸吃憋沉浸在新疆自由洒脱的日子里 爸妈皆可抛对江湖的憧憬对李慕白的又爱又恨她是自己的心魔 也是别人的心魔
俞秀莲与玉娇龙是对称结构,俞身在江湖却被道德规矩束厄局促,玉出身官宦却向往自由。玉遇到小虎,是以情欲完成第一次出逃;盗剑是跃跃欲试;逃婚并拒绝小虎,是以江湖完成第二次出逃。她拒绝一切权势巨子和理睬:身份、父母、婚姻、爱人小虎、师父碧眼狐狸、姐姐俞秀莲、大侠李慕白,但最终一跃而下把命运交给天意。俞玉二人的月下追逐戏,看出了胡金铨,腾挪飞跃与鼓点相和。
玉娇龙想求的“绝对的自由”表面上是对自我的绝对守护,却恰好是一种缺乏自我追求的应激回响反映。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所求的是什么,一切指引她的只有“拒绝他人的一切安排”,可她拒绝得越强烈彻底,越在另一种意义上被他人的安排彻底支配。俞秀莲最后对她说的话更催化了她的绝望,因为当她真的测验考试诚实对待自己的心后才发现,心中空无一物,失去了外界的枷锁和束厄局促,再也不需要反抗,她居然不知道去往何处,只剩下无尽的虚无。她在新疆时爱罗小虎,爱的不是罗小虎,只是从被安排好的命运中逃出的快感,目下当今罗小虎成了她唯一的命运,也就再也不为她所爱。她在这种幻灭中甚至找不到人来指引路途,曾经的老师碧眼狐狸死了,驯服她使她认可的李慕白也死了。她的跳崖在绝望的同时,又何尝不是最后一次测验考试,如果她还有心,还有诚,那或许至少在此时会给她指明标的目的。
特别很是文艺的武侠片,当年的章子怡虽然还带着稚气但已经特别很是惊艳了,那片竹海印象深刻。
获奥斯卡奖的李安导演又一部力作,蛮有意思的电影,身轻如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玉娇龙,玉娇龙的叛逆,任性,倔强和悔悟,李慕白和俞秀莲的沉稳大气,包容,小虎的自由不羁洒脱,碧眼狐狸的阴险毒辣,竹林那场拍得很美,还有最后娇龙的纵身一跃。
江湖容不下玉娇龙,武林容不下宫二。李慕白说:你的心性需要约束,武艺需要导正,如果不成恐怕成为一条毒龙。碧眼狐狸说:人生一世,不就图个利落索性。俞秀莲说:无论你对此生的决定为什么,一定要真诚地对待自己。罗小虎说:心诚则灵。玉娇龙利落索性一死,没有残生,不像宫二把遗憾全留给自己。
“我们能触摸的东西没有永远……把手握紧,里面什么也没有;把手松开,你拥有的是一切。”、“就算坠入最黑暗之处,我的爱,也不会让我成为永远的孤魂。”一直以来最爱的10部电影之一,也是最爱的华语电影、最爱的武侠电影,没有之一。(2001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配乐、摄影、艺术指导/布景)
最后玉娇龙纵身跳下那一幕,眼泪哗啦啦的流个不停。李慕白玉娇龙之间是有些暧昧情愫,在我眼里却是情欲多过爱情。所以最后玉娇龙一跃而下,也并非我小时候所认为的赎罪。她只是终于理解了,自己所追求的所谓“江湖梦”,所谓“无拘无束的生活”,根本就不存在。
好久没有看完一部电影起这么一身鸡皮疙瘩了。其实台词已很现代,或是说文艺,但契合镜头和人物的气场,竟然那么合适。江湖真不是一句话可以说清楚的,不单单是功夫,也不单单是那个年代,因为人心才是江湖,哪里都有江湖。我说不出这个和断背山哪一个才是李安最棒的片子了,好纠结。。一切都很完美的电影
虎龙本在心中,潜伏已久,有的胎死腹中,有的虎啸龙吟。自古多情,英雄难免,你我凡人,遵照本意天良。
章子怡好美喔
西方人看得懂的中国片 我就看不懂
又看了一次,感觉还是那么好。而且随着年纪的增长,越发能理解李安想表达的意思。不论是李慕白对俞秀莲隐忍的爱,还是罗小虎对玉娇龙张扬的爱,都深深的打动我。章子怡只有在这部片子里最会演戏,张震简直帅呆了!
李慕白带她去武当规诫心性,俞秀莲带她回北京冰释前嫌,碧眼狐狸带她去宫外潇洒放纵,罗小虎带她回新疆天涯浪荡。玉娇龙没跟任何人走,她心里装着一块玉簪、一把宝剑、一抹情仇的血和一缕自由的风。恩怨尽,情事了。浪费这真气又何妨,为这恩义他已浪费一生;跳下这山谷又怎样,为这自由她早遁入江湖。比起表面的刀光血影,人心的情感和欲望才是李安要施展阐发的江湖。再大的力量也无法化解的内心挣扎,李安却表达得风姿潇洒、意境圆融。最好的武侠片之一。台词:江湖里卧虎藏龙,人心里何尝不是?刀剑里藏凶,人情里何尝不是?
翻译腔台词配港台普通话实在太尴尬了,张震的“我要你做我的女人”直接笑到吐
俞秀莲终其一生都没有做到的为所欲为,玉娇龙天生就做到了,俞秀莲的痛苦是压抑后的悔恨,玉娇龙的痛苦却是痛快酣畅后的虚无。玉娇龙从桥下纵深跳下的时候可能真的什么也没想,只是“不好玩了”的那种虚无。(ps.她们一个厚重一个轻盈的打戏太好看了
这部剧的成就,或许远比想象中大。东西方文化的微妙共赏,那段竹林中的打戏,真心堪称经典!也于2000年后,再也想不出一部能与其比肩的于国际有如此影响之大的作品。不过未来期待
无眠重温。极讨厌李慕白(武艺强却无决断、伪善的卫道者);特爱玉娇龙(敢爱敢恨,品质如金,视死如诗);最让人动心的,是礼教和专制之中,仍然有足够的空间让人去想象和维系美好诗意的人生。纵然拥抱的并不是上主,神啊,请允许我沉溺在唯美的世界中并与之背信弃义,我不总是能在意灵魂不朽!
3.5。见微博。→18.8.29二刷,好感有上升,但仍觉得非本土选角和坚持不配音带来的表演矛盾没有得到调和,对质量和观感的损害是肯定的。讲一个求道者以“破虚”和“还俗”曲线得道的过程,真正得到成长的依次是李慕白、俞秀莲,再其次才是不懂“规矩”却教慕白重拾/正视爱(对秀莲)憎(对弑师仇人)、破江湖之花哨的玉娇龙。所以既可以从李慕白的角度理解为一个中年危机的故事,也能够从玉娇龙的角度理解为一个反传统的闯职场故事(见微博)。而最可遇不可求的一点,是打造了一个有所解构的、符合西方人想象的、可知的、又绝缘于东方主义的江湖,这点我相信胡金铨和侯孝贤无论有意与否,都没有做到。但必须承认在文化输出的维度上看是一种“降格”(并不是之于李安),首当其冲即阐释性对白对声画意韵的消解。论意境二字,《侠女》依然是爸爸。
真是每人心中有杆秤,这影片我觉得真的一样平常啊,这些高分都是给这些大腕的吗?
你给了我一个江湖梦,但当我发现我能打败你的时候,你知道我有多恐惧
可以挖掘很深层次的一个片子
喜欢李安对武侠的新诠释(如今再看,懂得更多2013.12)(我就要嫁人了,却尚未过过自己想过的日子 2015.11)
第一次看到有人把传统武侠的“性情”演绎的如此动人。
在这里你甚至能见到香港口音的江西人和台湾口音的新疆人。
章子怡在这部电影里算是不错,瞧那小脸和身手,扮个样似个样。听着老周和老杨撇着腔的说那普通话真是别扭的要死,还有玉娇龙和小虎算是什么,一把梳子引发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么?
2007年打分三星,没想到这么多年后重看,我的打分仍然还是三星。说不清楚为何李安别的片子我那么喜欢,反倒这部被盛赞的让我觉得差了点儿什么。或许是李慕白的角色太不真实缺乏人性,以他为代表的江湖正道充满了一种怪异的陈腐味,玉娇龙的选择反倒是步步打破划定规矩,却又被迫看着她步步走“错”,直到因为彻底的“亏欠”,把她为了自我实现的挣扎给完全否定掉。表面上是一个太任性的女孩惹了大祸害了很多人才意想到自己的不合错误,实则却是一群人以各种理由,甚至包括爱,来试图控制住这个纯粹只渴望自由的灵魂。这部片子还好有那么一个结尾,否则就是一本规训教科书了。
Copyright © 2025 琵琶影视【www.xywanzh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